“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与公共政策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创管学院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8-07-06

2018年6月27-28日,由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就业与保障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老龄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与公共政策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创管学院顺利举行。

本次学术研讨会为期一天半,邀请到24位国内外顶尖学术界人士及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共同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影响,灵活的退休制度与提高老年劳动参与的政策,科技革命、收入不平等与收入分配政策,老年健康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护理需求、服务提供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富管理模式对养老负担的影响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还举行了以热点议题——“长期护理与长期护理保险”和“社保改革”为主题的圆桌讨论。

会议由创管学院院长、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方汉明主持; 校长江绵恒、复旦大学前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John Piggott教授做开幕致辞。江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自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起,中国的经济快速腾飞,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在建立健全的养老体系及保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次会议将集中多方学者及专家的智慧,分享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针对国家现行的政策建言献策,群策群力,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考验。

在研讨会上,关于金融创新与金融行为方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Olivia S. Mitchell 教授宣讲了如何通过一次性激励以鼓励推迟申领养老金的时间的研究论文。新南威尔士大学的Hazel Bateman教授讲述了如何设计适合中国市场特色的逆向房贷养老产品。北京大学赵耀辉教授对中国的社保体制做了一个详细综述,指出了中国养老金体制面临着碎片化、赤字和不平等分配的问题。

在长期护理与长护险方面,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定点医药监管处处长许宏说,2017年1月1日起,上海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并于2018年起将试点推广到全市。从养老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基于稳定的预期,社会资本也愿意成为提供长期护理服务的主要力量,上海有大量民资涌入老龄健康产业。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员鲁蓓介绍,青岛为了应对逐渐深入的老龄化所带来的失能老人的增加,于2012年率先建立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2017年,青岛又把重度失智老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障范围。她提倡青岛采取的把长期照护险与医疗保险结合的模式。

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经济学家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主席James Poterba教授指出,人口老龄化与金融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和老龄化程度可能呈负相关。创管学院院长方汉明指出,中国社保制度“成长的烦恼”起因于两个机制:第一,中国代际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第二,老年人对工资的预期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这两个机制可以解释目前呈现的中国老年人退休年龄低,社保体系压力大等现象,也意味着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可能会对社会福利造成负面影响。

在代际互动方面,暨南大学陈祎教授研究发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一方面在于对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因缺少陪伴而造成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复旦大学封进教授指出,退休对健康的影响非常明显,强制退休会使老龄男士发生过度肥胖的风险提高25.3%,但这一现象在女性体重上的影响不明显。

在多支柱养老金制度方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也提出,提高全球化水平,培养大量全球化企业,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水平,打造全球化的金融管理体制是应对中国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此次研讨会旨在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对话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我国长期护理行业及养老保险政策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