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副校长做客创管学院“质量沙龙”,讲述卢浦大桥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12-20

2018年12月12日晚,应创管学院质量中国(QMS)项目邀请,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丁浩做客“质量沙龙”(Quali-Tea),在图书馆302带来了一场题为“复杂项目管理:卢浦大桥背后的故事”的精彩讲座。卢浦大桥北起鲁班路,穿越黄浦江,南至浦东济阳路,是连通上海南北交通的快速通道,同时也是上海重要的城市景观。丁校长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述向在场的听众娓娓道来二十年前卢浦大桥的建设故事。

丁校长介绍,卢浦大桥筹建时就定位为上海快速交通的重要通道与上海标志性景观的桥梁,科技含量高,精度要求严,施工难度大。作为当时主拱截面(9m*5m)最大的“世界第一钢拱桥”,卢浦大桥的工程实施融入了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三种桥梁施工的工艺,并成为当时世界上单座桥梁建造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用钢量最多的大桥。

丁校长认为:“一座桥梁是否成功,关键看设计。其重要性占到70%,桥梁工程的实施也很重要,占到30%。”他表示,桥梁设计之重要性在于要确保桥梁的交通功能、合理的造价和美观度,这三者需要综合考虑,缺一不可。例如,设计时就要设定大桥的主要参数及道路等级,包括:桥面宽度、桥下净通航高度、抗震等级、设计车辆时速、纵坡坡度等。此外,还需特别考虑上海冲击性土质的特点,在设计时需要解决诸多业界难题。而工程实施则需要确保安全、质量与工程进度,丁校长提到,桥梁建造的难点在于桥梁在建设期间受力体系是不断变化的,稍有闪失,便会造成桥梁整体坍塌、前功尽弃。

丁校长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建设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及解决办法,而“最为惊心动魄的,还是桥梁拱肋合龙前夕的一段经历”,丁校长回忆道。在合拢段安装前(拱肋最大悬臂时),上海正遭遇强台风来袭,按照设计,临时索塔加悬臂拱肋能承受的最大风速为每秒三十多米,台风当时在桥面上的实际风速已达到每秒三十米,钢结构摇摆幅度也非常大,施工人员已经无法安全上到桥面。幸好由于事前防风措施做得到位,尚未合拢的大桥顺利通过了这场强台风来袭的考验。

在卢浦大桥即将合龙时,美国探索频道跟随施工团队拍摄制作了卢浦大桥的建设纪录片。在当时国外很多同行都认为卢浦大桥没有外企支持则难以建成的情况下,建设团队在丁校长的带领下顶着压力,精准施工,团结奋斗,圆满完成任务,创下中国桥梁建造史上的奇迹。

从复杂项目管理的角度回顾卢浦大桥工程,丁校长分享了三条宝贵的经验:首先,项目的主管者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项目建设是由一个团队来完成的,需要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其次,项目的主管者,要敢于协调各种类型的矛盾,对决策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担当;最后,复杂项目管理的理念是“管理是基础,技术需先行”。

现场提问环节气氛热烈,丁校长就听众提出的有关卢浦大桥维护及桥梁寿命、项目实施的准备及成功因素等问题一一作了解答。最后,丁校长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够给师生带来启发,并表达了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

Quali-Tea(质量沙龙)是创业与管理学院“质量中国”项目下的职业发展沙龙活动,每学期都邀请经验丰富的业界大神来上科大与师生交流互动,旨在为在校师生提供接触业界人士的机会,了解各行各业追求品质的领袖人物及管理者的宝贵工作经验和职业发展历程,领略更广阔的职业人生,实践上科大“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育人理念。